1.目前我国开展了什么样的耐药细菌监测工作?怎么样?
为了掌握我国细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指导我国合理使用抗生素,2005年,。2010年,监测网络覆盖了中国170多家医院。
。其中,。用琼脂稀释法对各医院实验室全年分离的目标科非重复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测定不同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目前,。基本网络主要是各省市3A级医院。目前,已覆盖全国100多家医院。每年有四个季度报告临床分离株的药敏结果。整理后对数据进行回顾分析,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为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8月国外广泛报道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以来,,在我国部分医院定点医院对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进行筛选和监测。
2.在监测过程中,我国是否发现携带NDM 1耐药基因的细菌?
通过上述监测工作,在中国发现了3种携带NDM 1耐药基因的细菌,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检测。
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今年3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家医院出生的两名新生儿中发现了两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均为低出生体重儿。两例患儿均于出生后2~3天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其中1例伴有缺氧,从产科转到儿科治疗。从2例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产生NDM-1耐药基因的屎肠球菌。屎肠球菌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体肠道的细菌,通常不具有致病性。虽然在两名儿童中检出了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菌株,但并不一定表明该菌株是由该菌株引起的。两名儿童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经过随访,这两个孩子身体健康.
从福建省1例老年肺癌合并胸膜转移并阻断肺炎、高血压和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分离到另一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从该病例中分离到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体,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病人已经死亡,主要死因是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病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3.是否存在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4.有否就出院个案进行持续监察或回溯性跟进调查?
宁夏2例新生儿NDM1耐药菌在短时间内治愈和出院,目前情况良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宁夏疾病预防中心对两个儿童进行随访,再次采集两个幼儿样本,检测NDM1耐药细菌,结果为阴性。
5.是否有可能确保出院病人不会在医院外传播耐药细菌?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了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国外研究资料表明,部分出院患者临床疾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些耐药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类正常菌群,通常不在社区环境中传播。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出院的“健康”携带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以防止使用高级抗生素引起患者的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压力而产生更多耐药菌株。对于这种载体,主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当身体功能恢复正常后,抗药性细菌自然在体内消失.同时,对携带者进行随访、检测,并定期采集病例样本进行细菌检测。
由于泛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一旦在住院病人中发现耐药菌,应积极进行监测,采取隔离保护和消毒措施,以遏制或减少传播机会。同时进行环境监测/检测,定期采集样本,评价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6.?
近日,,制定和发布了“NDM-1肠杆菌科细菌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日前召开了专门的视频培训会议,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做好NDM-1耐药基因肠杆菌科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为了解我国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的发生、基本特征及其感染情况,。根据调查数据,,进一步加强对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的预防和控制。
7.?他们的风险是什么?
目前我国分离到的耐药细菌主要有耐药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铜绿假单胞菌)、耐卡培南不动杆菌(泛耐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产AmpC酶的肠杆菌科、耐碳青霉肺炎克雷伯菌等。这些耐药细菌遍布世界各地,其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