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无疑不是2013年的热门行业,淘大品牌、传统品牌推出、渠道冲突等话题都不是2013年的热门话题。因此,化妆品电子商务作为这些主题的载体,在2013年自然被忽视了。但是在化妆品行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这是一个真正的以品牌为导向的行业。在中国有50多年历史的少数几个品牌中,美国和加拿大就是其中之一。在市场经济孕育的浪潮中,大宝算出了一个(后来被约翰逊收购)。所谓的批“淘宝品牌”里面,皇家广场也算得上一个。九元九免费送货一直未能实现任何有影响力的化妆品淘品牌,所有“玩”企业不妨向化妆品行业学习如何打造品牌。
化妆品品牌结构不禁让我们感到悲哀:国际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本土品牌一度只能生存。这实质上是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掠夺。网上显示,市场经济战胜了非市场经济,西方现代企业打败了当地的基层企业。那么,现在,电子商务如何侵蚀传统商业,是一个在线全行业思考淘品牌,“淘渠道”可以参考的案例。
化妆品的渠道格局则格外的丰富。线下,专柜、专营店、专卖店、超市、直销等业态百花齐放。线上,c2c和b2c、综合型和垂直型、品牌型和渠道型和谐共存。三五年以后,我们再来研究不同行业的渠道格局的时候,化妆品行业必然是极好的参照对象。当下,化妆品也为O2等多通道融合尝试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所.
另一方面,在化妆品电商2013年风平浪静的表面下,我们发现背后暗流涌动,而这种暗流涌动甚至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再度掀起惊涛骇浪。化妆品本土品牌在线上打了一场翻身仗,而且现在还持续不断的有淘品牌涌现出来。虽然这些品牌目前仍以细分市场的功能型品牌为主,但是作为一个情感诉求大于功能诉求的行业,情感型网络品牌也有望在化妆品行业引爆。
而传统品牌网络渠道的规范速度则有可能远比大家想象的快。批上线的传统品牌已基本完成了线上渠道的规范,它们的官方渠道目前已经能够主导电商。后续上线的品牌则在快速跟进。因此,当外部世界看到化妆品电子商务提前对快速增长说再见时,背后的事实是行业的交易结构正在快速调整。这种调整,本质上是在为化妆品电商的二次腾飞积攒能量。
当品牌卡位和渠道肃清的任务完成以后,化妆品电商必将再次上演一出精彩大戏。凡此种种,难道不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