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周里,据当地媒体报道,在中国内地每日对外投资的消息已被证实是中国内地的一个共同举措。从广州到南京到天津,各地都可以找到日本化工产品的折扣,一些产品在春节前的休假中得到了很大的折扣。
依照一些跨国日化企业的说法,其所有日化产品在k a等大商超的终零售价并非由他们控制,终决定终端价格的权力在卖场一方。但作为一个业内的普遍常识,即便终端价格的折让力度选择权给了卖场,但若折让价格没有获得日化外资品牌k a经理以及背后公司的首肯,如此大力度的折让根本就做不起来。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这或许仅仅是外资日化在华以价换量的开始。由于国际油价下滑并带动棕榈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滑,日化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将是可以预期的。《华尔街日报》12月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重要的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目前认为,国际油价终可以稳定在每桶60美元附近,这也是其它海湾石油生产国也可以承受的水平。而刚好也在这一时期,由于全球以及增长,日化巨头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去库存的压力。
联合利华新公布的三季度营收增幅创下近五年来新低,中国市场下滑程度尤其严重。究其原因之一,联合利华已公开表示,中国零售商降低库存水准以应对景气,导致联合利华中国基础营收大降20%是主要原因。
当然,外资日化此轮降价也不排除想在此启动价格“剪刀”,趁机再压一压中国本土日化崛起势头之意。
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本土日化的发展整体好于外资日化。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显示,化妆品9月零售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12%,前9月零售总额1308亿元,同比增长10.8%;日用品9月零售额为388亿元,同比增长12.5%,前9月零售总额3127亿元,同比增长11%。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外资日化巨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业绩并不理想。以宝洁为例,该公司近期正式在华完成了对南孚电池的出售,以期聚焦主业后提升整体竞争力并实现提振业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