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强消费品增速跌至近15年来新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7月11日,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OC&C)联合The Grocer发布了全球消费品50强报告。从财务业绩来看,2016年前十名企业分别为雀巢、宝洁、百事、联合利华、JBS、百威英博、可口可乐、泰森食品、欧莱雅、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全球50强消费品巨头的并购金额,大幅从2015年的2260亿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500亿美元。
 
商业管理咨询伙伴威尔·海拉尔(Will Hayllar)说,“2016年,消费品公司的并购达到最低点,。”根据这份报告,鉴于有机收益增长处于历史低位,在激进股东急于增加边际利润的压力下,并购已成为近几年前50强企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打击许多相关交易。
 
2016年,全球排名前50位的公司的有机增长进一步陷入低迷,从3.4%降至2.6%,而消费品系列的总收入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至-0.7%)。排名前50位的消费品巨头在短短5年的销售额增长中也损失了8个百分点(从2011年的7.3%降至2016年的-0.7%)。
 
OC&C大中华区合伙人庄春杰15年来第一次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整个新兴市场的增长放缓,二是欧美等成熟市场的下滑。“虽然大多数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较高,但他们选择将更多的钱花在旅游等体验活动上,而不是购买食品等快速销售的产品上。此外,美元汇率的波动也对消费品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趣的是,尽管快速销售市场整体放缓,烟草行业依然强劲,甚至超过了一批快速发展的品牌。
 
报告称,由于吸烟人数减少和政府加大干预力度,2013-2016年烟草复合年增长率同比下降2.5%。近年来,全球大型烟草公司一直在积极整合,以减少支出,并成功提高销售价格,以提振利润。庄春杰认为,烟草行业的销售增长一方面得益于较高的价格,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控制着烟草广告的投放,导致烟草企业的营销成本下降。
 
面对消费促销,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和情感认同对于快速消除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庄春杰认为,中国的消费品销售渠道比国外品牌更多、更深,但需要更多地关注品牌建设。由于国内消费者日益关注健康问题,一些公司已开始优化其产品并融合消费者趋势。例如,百事的收入目前仅为百事公司的12%,而“每日营养产品”仅占25%,而“非负罪感”的45%收入是百事可乐过去一年有机增长的主要原因。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