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加剧 莎莎/卓悦前途堪忧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业绩越来越吃紧的化妆品零售巨头莎莎,很快要告别台湾市场了。近日,莎莎国际(00178.HK,以下简称“莎莎”)发布公告称,预期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将于2018年3月31日关闭,集团将集中资源发展中国内地、港澳和新马市场以及电子商贸业务。公告显示,莎莎国际在中国台湾地区市场一直表现不理想,连续六年出现亏损。
 
与此同时,香港另一家美容零售集团卓悦去年遭受了巨大损失。最近,据卓悦控股(00653.HK,以下简称“卓悦”)发布的2017年财务报告,年度亏损达2.02亿港元,同比下降120.8%。卓月表示,集团目前的亏损状况已触底,在零售市场回暖趋势下,业绩将稳步上升,内地旅客支持消费和租金回调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这两家公司近几年的表现与整个零售市场的下滑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的冲击和香港旅游业的衰退,严重挤压了香港的发展空间。然而,随着香港零售市场的正式复苏,以及内地消费需求的强劲趋势,若能适时调整市场策略,萨沙和卓悦预计会抓住这一市场机遇,扭亏为盈。
 
记者就有关财务报表向萨沙和卓悦发出了采访信,截至发布之日未收到任何答复。
 
同一家商店的销售业绩不佳。
 
截至2018年1月31日,萨沙国际在亚洲拥有288家零售店和柜台,包括香港、中国大陆、澳门、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中,台湾有21家商店。声明称,截至2018年1月31日的10个月内,萨沙在台湾市场的营业额为1.543亿港元,以本币计算同比下降11.5%,为连续第六年出现亏损。
 
萨沙国际也调整了在台湾的业务,包括重组当地管理团队,加强运营,降低成本,希望缩小亏损。萨沙国际在其2017/2018年中期报告中指出,这项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果,同店销售也有所改善。萨沙国际董事长郭少明表示,台湾的业务表现一直不佳。董事会经过仔细考虑后,为了集团和股东的整体利益,决定关闭当地企业,使集团能够将其资源集中在其他市场和业务上。
 
在台湾,萨沙的主要销售市场占该集团收入的80%以上,在香港和澳门也不容易。萨沙国际公司截至9月31日的六个月的业绩。2017年30月份,与2016年同期相比,香港和澳门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1%。同期毛利从41.4%微升至42.2%,但较高的成本抵消了毛利的改善,进而削弱了盈利能力。截至去年6月30日的第一季度业绩还显示,香港和澳门同店销售额下降2.5%,低于该集团2016年第四季度的预期。
 
熟悉零售连锁行业的专家李卫华告诉记者,每家公司可能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计算同一家门店的销售额,但通常指的是将一年多开业的门店的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同一家商店的销售可以相对固定的经营成本衡量一家零售店的利润或亏损,反映零售商的总体盈利能力。近几年来,来港澳旅游的人数有所减少,香港、澳门的零售市场环境无疑对化妆品零售店产生了冲击。与此同时,高盛(GoldmanSachs)的警告也表明,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萨沙国际(Sasha International)必须进一步提振同店销售增长。
 
截至去年9月底的第二季度,中国内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香港和澳门以外的市场的增长率分别为5.9%、4.2%和0.5%。萨沙认为,中国大陆和电子商务的经营效率不断提高,经营亏损大幅收窄。然而,在2016年财政年度,萨沙也遭受了损失,并关闭了在内地的商店。2016年财年,萨沙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为2.77亿港元,同比下降3.9%,亏损1500万港元。记者回顾了萨沙此前的财务报告,发现从2017年3月31日至9月30日,她在中国大陆开设了四家门店,但关闭了六家门店。目前,在中国大陆,Sephora有200多家门店,万宁门店超过200家,屈臣氏商店多达3000家,而萨沙在大陆只有54家门店。
 
“缺乏价格优势可能是萨沙无法在内地市场复制她在香港辉煌的过去的一个重要原因。”熟悉日本化学工业的专家张洪辉告诉记者。据资料显示,萨沙香港专卖店的商品平均价格比内地低40%,同时也有大量的国际品牌。但进入内地后,由于关税的影响,税后成本将上涨30%以上.
 
专家们还说:“失去了价格优势,而萨沙在大陆的门店则依靠自己的品牌和独家代理品牌。但是,由于内地的卫生检验规定,每一种产品都需要卫生检疫证书,从申请到采用时间为3年,导致新产品的推出缓慢。此外,保利、美的、SILKWHITIA等专卖店的品牌都是不熟悉中国消费者的品牌。“萨沙在财务报告中还说,”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健康检查程序,出现了一种新的自有品牌产品延误的现象。``
 
与此同时,香港另一家美容零售集团卓悦最近公布了2017年全年业绩。2017年,该集团实现营业额19.35亿港元,较去年19.95亿港元下降3%,全年亏损2.02亿港元,同比下降120.8%。截至2017年,卓悦在香港、澳门和广州开设了38家门店,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减少4家。在广州从事化妆品业务的林先生表示:“除了零售业的环境因素外,卓悦还在香港和澳门,内地商店被”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所困扰。在广州从事化妆品业务的林书豪表示:”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些问题和讨论,让消费者感到困惑。“
 
你能在电力线上救你自己吗?
 
面对尴尬的表现,萨沙、卓悦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补救行动。
 
萨沙说,未来将继续优化内地的店铺网络,关闭业绩不佳的偏远城市的店铺,在管理良好的省会城市开设新店,这些新店的盈利能力正在提高。同时,萨沙将推出和经营新产品,以进一步优化产品组合与理想的关键品牌和个人产品。
 
卓悦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调查结果显示,集团将进一步调整店铺网络的位置,以合理的租金向不同地区开放,并努力在核心区域或拥有稳定客户群的住宅购物区继续扩张。在大陆市场,卓悦计划淘汰过时产品,提升和扩大自己的品牌产品,并寻找韩国、日本、欧洲、美国等地的最新畅销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他说:“内地消费正经历升级换代的阶段,我们相信高消费产品将在零售复苏中占主导地位。”
 
在电子商务方面,萨沙自2015年以来一直频繁接触互联网。京东全球采购有限公司从苏宁海外出发,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大陆O2O体验店,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与网易海购合作,吸引消费者,并于去年9月正式加入3500国际平台,均显示萨沙对电子商务渠道的关注。
 
同样,由于电子商务、数字应用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卓悦也试图抓住在线发展的机遇。卓月扎伊报告说,“专家组将继续与Vipshop、京东、天猫和微信等电子商务或数字平台合作,并加强每个平台的数字营销。此外,还将支持在线支付方式,包括ApplePay、AndroidPay、支付宝香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由于营销和品牌推广渠道的变化,该集团在2017年的数字媒体宣传总成本中占到了60%,比2016年的48.2%增长了11.8%。``
 
然而,来自电子商务的反馈并不像萨沙所期望的那么好。截至9月31日的6个月的结果。去年30显示,萨沙电子商务业务的营业额为1.7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主要原因是自2017年4月1日起,免费货运服务的门槛翻了一番,加上价格上涨。
 
该公司表示,未来将积极探索更多与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的机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开拓新客户。萨沙将通过优化库存流程来改进库存管理,并加强新产品的推出。同时,进一步优化内地自由贸易区仓库的运作,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萨沙国际(Sasha International)董事长郭绍明也曾公开表示,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控制成本比销售增长更为重要。电子商务销售在2016年增长良好,但成本过高,因此,在改善电子商务体验和缩短收货期后,销售额将进一步提高,但不会将亏损转化为利润。
 
“萨沙缺乏一线品牌代理商,在产品影响力方面也没有吸引力。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很难提高销售额。此外,许多品牌已经在天猫上开设了自己的旗舰店,除非有很好的价差和折扣,否则消费者很难搬到萨沙的在线商店。”事实上,香港零售市场已于2017年正式进入复苏时期,如果萨沙和卓悦能抓住这一市场机遇,他们就会忍不住改变经济低迷的局面。
 
根据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2017年香港零售总额为4461亿港元,比2016年增长2.2%,扭转了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滑趋势。今年3月,萨沙公布了最新的销售数据,得益于零售市场的复苏,2018年1月1日至2月28日,集团零售额同比增长14.6%,同店销售额也增长了11.1%。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