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从互联网获取资讯已成为消费者习惯。而作为锐意创新、追逐潮流的时尚行业,化妆品相关的网络信息更是浩如烟海,其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仅每年更新发布年份,还有时改头换面以“3 15禁用名单”、“有毒化妆品名单”、“致癌化妆品名牌汇总”、“有激素的护肤品品牌列表”等标题在网络广泛流传。这些所谓“新闻”以“含激素”、“致癌”、“有毒”、“铅汞超标”等耸人听闻的字眼吸引消费者眼球,而其言之凿凿的所谓禁用产品包含了众多知名化妆品企业产品,不免让消费者闻之色变、人心恐慌。
据称,,,在公共信息互动领域,,明确澄清此类清单从未公布,促使消费者从官方渠道获得正确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广泛传播的新闻确实是一种谣言,谣言正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屈从心理,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诋毁正规企业,混淆公众视听,扰乱市场秩序,以赢得不正当的利益。
“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上述流言中的激素、重金属等物质是化妆品中的违禁物质。在化妆品中添加违禁物质是违法的,应当坚决打击。针对这一问题,承担目前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工作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和严厉查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地方局将定期对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进行广泛的抽查,及时通知并立即采取召回和停产措施,查处有关生产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广大消费者不应相信网络谣言,应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查询不合格化妆品抽检报告。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正式渠道选择购买化妆品,不要选择“速效美白”、“即时效果”等违法夸大宣传产品,以确保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