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美丽的大敌。
不知不觉中,2015年将远离我们,美丽的化妆品行业的蔓延也经历了一年的喧嚣和荒凉。你还记得这个行业的爆炸性新闻和重大事件吗?特别是我们梳理了2015年化妆品行业十大代表性事件,回顾了2015年我们共同走过的历程,总结了我们的经验教训,并在趋势中找到了未来。
事件1:互联网在化妆品行业很受欢迎。
3月5日,。自那时以来,“互联网”的概念在各个行业都很流行,当然包括我们的化妆品行业。
零售端的反应为迅速,4月15日,娇兰佳人宣布即日起实现微信支付功能。4月20日,屈臣氏中国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对外宣布:即日起,屈臣氏2000家中国门店正式开通微信支付功能。
随后各大零售终端开始了对于o2o以及互联网+店新模式的探索。
选择理由:“互联网+”作为社会的年度关键词同样影响着化妆品行业,高度互联网化的今天无论是品牌还是零售都要与互联网连接。中国化妆品行业对于“互联网+”的探索虽然还不够深入,但是意义深远。
评析: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革命给全渠道带来的变革,现在我们的零售企业单纯的接入移动支付或许还不足以称之为“互联网+”,但是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之下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所有消费者的接入点会全部数据化、智能化,通过云端的数据化运用,我们有机会更加准确地找到用户的需求,找到资源的对接点,互联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活动2:外资:欧莱雅进入适度增长的“新常态”
3月31日,欧莱雅报告称,2014年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7%。持续了13年的两位数增长已被打破。
选择理由:世界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进入中国以来,凭借创新基因、强大的研发力和完整的品牌矩阵,以及全渠道的营销在中国取得了连续13年的两位数增长。2014年增幅首度跌破两位数,预示着欧莱雅中国将进入温和增长的“新常态”。
评析:对于这份成绩,欧莱雅强调是整个市场都在放缓,这也得到了凯度调研数据的证实“中国快消品市场去年全年增幅仅为5.4%,温和增长将成新常态。”
然而抛弃大环境的原因,本土品牌的兴起也成为外资渐弱的重要原因。凯度2014年数据显示,在化妆品市场,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56%,而在3年前这一数据还不足50%。
除了欧莱雅,4月,另一外资巨头资生堂发布财报显示,2014财年,公司在中国市场共实现营收1148亿日元(约合59.9亿人民币),按固定汇率计算收入下跌4.8%,系全球表现为疲软的区域市场。随后资生堂更换主帅、logo、柜台、代言人以及一系列市场政策以期重组中国市场。
反观中国本土方面。3月18日,上海家化发布财报显示,2014年,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53.35亿元,同比增长19.38%;净利润8.98亿元,同比增长12.22%。
虽然家化的优秀成绩只是个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本土品牌的崛起给过往强势的外资势力所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未来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上中外势力的争夺将会愈加激烈。
事件3:零售:嘉兰美女1000亿零售蓝图发布
2015年5月28日,焦兰佳在成立10周年之际发布了该公司未来十年的战略蓝图:焦兰佳希望实现1万家的目标,同时,与廷美之家、植物日记和Minilab合作开发了2万家单一品牌门店,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家。
选择理由:作为中国本土化妆品零售连锁的旗帜娇兰佳人在过去的十年开出了1000家店,确立自己本土化妆品连锁的霸主地位。娇兰佳人的发展历程是整个本土化妆品连锁业态的缩影,未来十年值得期待。
评析:以娇兰佳人为首的本土连锁、特别是百强连锁正在受到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外资品牌越来多得重视,品牌的百强直供政策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个渠道正在朝着独立化的趋势发展。
活动4:Ente口型产品:迎接转折点开放化妆品市场的政策
5月25日,,从6月1日起降低部分日用品进口关税,其中护肤品进口税从5%降至2%。随后,欧莱雅(L‘Oréal)、资生堂(Shiseido)、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艾米丽太平洋(Emily Pacific)和其他在华外国公司表示,
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6月17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根据该协议,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至少90%的产品在过渡期后将享受零关税。
选择理由:关税下调、政策的开放对于中国化妆品行业来说影响巨大,价格的调整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贸易自由化环境的改善对于中国化妆品产业水平的促进和提升。
评析:关税的下调以及自贸协定的开放,对中国本土化妆品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关税下调的降价只是表象,然而外资品牌借关税下调所作出的战略调整才是终目的,意在以降价吸引消费,抢占市场、争夺消费者。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将会促使更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事实上,在中韩自贸协定签订之前韩国大的化妆品企业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就迫不及待得相继向中国市场引入了iope(艾诺碧)和吕两大高端品牌。
信息的便捷传递令当今时代下的消费者更加理性,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更加高。面对外资品牌为了争夺市场所祭出的降价策略,品牌策略,本土品牌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活动5:渠道:在日常市场中提供零供应新游戏
2015年6月,家乐福(People‘s Music)、家乐福(Carreford)、达润发(Darunfa)等Ka超市的全国性集团切断了蓝月品牌,并清除了相应的商业超级导购,而“蓝月”引发了日本化工品牌的渠道革命。
选择理由:品牌与渠道的关系可谓唇齿相依,特别是此前格外倚重现代渠道的蓝月亮和威露士对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作出调整,震惊行业。
评析:蓝月亮并非个例,2015年11月2日,华润万家与威露士正式停止合作,威露士产品撤出华润万家及华润旗下的苏果、tesco乐购等整个华润系零售卖场。在两大洗衣液品牌和ka卖场先后爆发冲突后,日化市场零供博弈已步入关键期。
传统渠道存在进场费、堆头费、扣点等多项费用开支,并在电商的冲击下不断推高渠道成本,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企业不堪重负被公认为是这场渠道博弈的主要原因。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渠道多样化初显,线上渠道的成熟给了品牌方一定的底气。
与传统渠道分道扬镳后的蓝月亮和威露士各有打算,蓝月亮自建o2o模式,威露士则发力线上。但依据快消品本身的产品特性以及其在销售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要求,尤其是在物流配送方面要求较高,而当前电商发展还不够成熟,在与传统快消品零售渠道竞争过程中,并未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也有专家预言日化品牌从商超撤退只是各家策略不同,并不会成为大趋势。
点击此处查看下一页>2016年起仅6天就可对2015年化妆品行业十大事件进行评估(2)
扫一扫!关注微信的东方化妆品网公共平台,您的投资促进机构信息是第一手的,更精彩的信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