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本土品牌销量下滑,原因不能怪市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你能想象一个时尚的女士从迪奥的包里拿出一瓶“大宝物”化妆品吗?
 
别忙着想象,先看看两条关于化妆品的新闻:
 
  新闻一:“高丝撤出中国工厂:因为日本本土制造化妆品更受欢迎”
 
随着采购代理的兴起和消费者护肤意识的改变,日本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雪肌精华、奥宾等日本制造的高价产品,近年来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针对本地市场的低端产品正逐渐变暗.约80亿日元(4.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在中国,本地产品的比例下降到10%。与高斯一样,资生堂也推出了面向中国女性市场的中低端品牌优来(Yolai),但现在很少有人听到这一消息。
 
新闻二:欧莱雅豪华化妆品第三夸脱售价20亿欧元。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消费者重新购买了奢侈品,在化妆品领域,高端奢侈品越来越受欢迎。欧莱雅的奢侈品部门包括ysl、兰蔻和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等高端品牌,在第三季度再次出现强劲增长,销售额增长11.2%,至20.2亿欧元,ysl口红和最新的男性香水Y系列等产品,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成为该部门增长的最大动力,而Kiehls则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总括而言,上述两条新闻如下:低端产品越来越不受消费者欢迎,中高档产品的增长势头令人欣慰。
 
为何本地化妆品的销售量在过去两年有所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太多的低端产品,而在低端大众市场的许多消费者被中高档品牌“勾引”。麦肯锡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消费者在化妆品行业反映的消费升级趋势最为明显。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人们决定不眨眼就买一辆私家车。消费者力量和消费者信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大多数本土品牌在十多年前仍在这样做,员工只能买得起“顽固”品牌的自行车。消费者换口味吃三文鱼,你还留着你的池塘卖草鱼,收获好吗?
 
这就是为什么当地化妆品很难进入高端百货公司:受欢迎的低端产品。
 
看看国内百货公司的化妆品销售情况:
 
武汉五常广场化妆品区拥有58个品牌,2016年总销售额约为6.2亿。
 
杭州武林银泰化妆品区拥有68个品牌,2016年总销售额为5.8亿元。
 
北京SKP化妆品区拥有49个品牌,2016年总销售额为5.5亿元。
 
哈尔滨远达化妆品区拥有44个品牌,2016年总销售额接近3.9亿元。
 
  ......
 
高端品牌支撑着百货公司的化妆品区,化妆品区已经成为高端百货公司的“摇钱树”,人们为什么要给大众一个低价品牌的柜台呢?
 
如果本土品牌想要进步,就必须花钱:加大对创新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国中老年消费者的化妆品。然而,由于国内大多数消费者都相信“基因理论”,国内流行品牌很难在短时间内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因此,除了“烧钱”本身外,对于那些不缺钱的企业来说,从国外引进小型奢侈品牌,慢慢转移其“贵族基因”,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果你不想烧钱,你只能四处闲逛,最后洗手(注意,不要用金盆)。
 
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说:“那个女孩的品味太高了。”
 
是的,所以你不能希望开私家车的漂亮女孩经常来给你买几十瓶甚至十几瓶霜。买一次是运气,买很多次也是奇迹。
 
尼尔森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美好生活”已经成为2017年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三个关键词之一。化妆品是一种可以让顾客照顾他们的皮肤的种类,并且与他们的外表关系最密切。
 
因为化妆品与“外表”有关,而且可以显示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使用者会关心他人的眼睛和评价。
 
与购买内衣不同的是,虽然它也与生活质量有关,无论是CK内衣还是OK内衣,只有他们的丈夫或爱人知道,才不会露出来。
 
这并不是说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购买本土品牌,而是因为本土品牌没有更多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购买的产品。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