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深圳,是中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企业,旗下现有400余家分支机构,全球员工两万余人,正在为100余家世界500强及10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专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近日,怡亚通创始人、董事长周国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怡亚通将进一步打造全球供应链商业生态圈,并于近期将重磅推出“星链计划”,将携手500万国内终端门店共同建立、繁荣流通行业生态圈,为消费者提供快捷便利的极致购物体验。
终端门店不仅卖商品,还有传媒、O2O金融、社交、增值服务等等。卖原装正品,不打价格战,跨界整合,实现整个流通生态圈的共融共生,这样的一种生态战略,将推动众多终端实体店实现转型升级,合作共赢。
在周国辉看来,对人类、国家、社会有价值的企业才可持续长大。
中国呼唤真正的第三代互联网企业
周国辉认为,相较于提供信息及门户服务的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和以提供超大规模商品及服务交易的第二代互联网企业,第三代互联网企业则能够为线上提供全面高效的线下后台服务、构建全面的互联网经济生态环境。怡亚通,正在践行这一时代使命。
“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时代进步的程度。电商业的良性发展,对推动社会进步能够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反之,对很多行业、产业的发展,则会起到毁灭性的打击。”
周国辉提到了两个冲击,一个是假货的冲击,电商平台假货、仿冒产品鱼龙混杂,有些做的很好的产品,被假货一冲击,就卖不动了,有些企业投入了很多精力、财力去搞研发,可产品刚一上市,仿冒的假货也上市了,靠着低价,反而会把这些搞研发的企业逼上绝境。
二是价格的非理性冲击,为了保流量,网上售价还低于厂家出厂价,整个价格体系打乱后,工厂会受影响,销售也会受影响,很多企业挣不了钱就不做了。长久来看,对于厂家、电商反而都会造成冲击和伤害,也不利于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周国辉认为,互联网时代下,几乎所有的企业未来都需要互联网化,每个企业所打造的互联网平台,要搞清楚竞争优势是什么,只有超越同质化竞争,拥有自己独一无二且不易被模仿的优势能力,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所以,怡亚通将采取“不跟你竞争,找一条自己走的路”。
因为,在周国辉辉看来,结合怡亚通十八年来在供应链领域的经验积淀,以及所形成的资源整合优势、平台价值优势,定能为中国流通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推波助澜。而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人类、国家、社会有价值,这样的企业才可以持续长大。
只有前三名真正的产品被出售。
怡亚通深度供应链目前主要涉足日化、食品、母婴、酒饮、家电等快消品分销市场,从生产企业收入规模来看,这几类快消品类规模超过6万亿。根据艾瑞咨询等机构预测,由于不断增长的购买力和需求,这几类快消品2015年平均增速将达到10.5%。
周国辉介绍,在380深度分销平台开发上游品牌厂商过程中,怡亚通已实现和行业内前三名企业以及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充分合作,合作伙伴包括宝洁、联合利华、雀巢、益海嘉里、中粮、雅培、强生、多美滋、达能、惠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华润万家、百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与公司合作的上游品牌厂商数量已经成为行业内最多。在怡亚通平台买到的商品一定保证是正品。
中国的供应链管理落后,行业领头羊易亚通也开始进行改革。
记者提及数名目前在供应链领域做的不错的很多企业,都是从怡亚通离职出来自己干的朋友,对此,周国辉毫不介意,他笑说怡亚通被行业称为中国供应链的黄埔军校,能够培养这么一大批行业精英,也是对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贡献。
被问及是否担心这些行业企业称为怡亚通的竞争对手,周国辉笑着说,“怡亚通从来不会把行业伙伴视作竞争对手,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是怡亚通自己。”
周国辉介绍,怡亚通从2009年开始进行平台建设,在未来两三年内,要把全中国380个城市全部覆盖。
这个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做到全国的四个第一:第一个是网络是第一,现在已经覆盖250个城市,未来是380个城市。第二是合作的终端门店数第一,全国一共有300-500万个商店,怡亚通已经覆盖了100多万个商店,覆盖了将近1/3。第三是业务规模是全中国最大的,2015年估计能做到300亿的规模。第四个是合作品牌数第一,行业前三名的品牌都已成为怡亚通的合作伙伴。
虽然怡亚通是行业内的巨无霸,但周国辉坦言,中国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亟待提升。欧美的供应链分工非常细化,苹果自己没有工厂,所有的东西能外包就外包,中国的企业是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能做的再外包。
所以,首先要改变这种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传统思想,提升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思维和管理水平。作为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布道者,怡亚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让供应链的思想火花遍布,并推动很多同行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下一步,则是用供应链的管理方式,推助中国流通行业实现大发展和大变革。
不依赖流量赚钱的星光连锁项目即将启动。
周国辉向记者介绍,互联网公司成功的核心在网上,然而很多O2O的公司既不具备线下竞争力也不具备网上优势,结果是,线下资源很难整合,线上又只能不断烧钱,当资本烧完了,就只能灯枯油尽了。所以,真正优秀的O2O企业,必定是线上、线下都具备相当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否则,只重流量,不重视线下载体资源,便如同空中楼阁。
“怡亚通现在已经形成了线下竞争力,而供应链业务的持续有序运转,不仅为经营运作的良性运转提供现金流支持,而且供应链业务的利润,也能承载线上的投入,并依托线下能力,对线上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承和促进。”
谈及怡亚通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周国辉介绍到近期将正式推出的“星链计划”。据悉,“星链计划”是怡亚通O2O供应链商业生态圈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第三代互联网模式下应运而生。它顺应国家大众创业的浪潮,携手500万家国内终端门店,集商超、传媒、O2O金融、社交、增值服务等五大服务功能于一身,以APP形式呈现。
“星链计划”又分为“星链微店”和“星链生活”两个版块。“星链生活”是以O2O的运营方式为消费者打造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正品优选、极速送到的极致购物体验,对于消费者线上下单的社区门店,能够做到一小时内快速送货上门,同时,消费者还能实现社交、便民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等等的互联网生态服务。
“星链微店”布局的是移动电商市场,中小零售店以及个人都可以通过共享怡亚通的产品后台,开设网上商铺。目前星链微店正在试运营当中。
“星链微店其实就是一个O2O的生态体系。除了在这个电商平台销售货品,还能实现金融、传媒等等功能。银行通过这个平台把钱放给商店,商店通过这个平台向银行贷款,改变中小门店贷款难、流程长的困境,实现这个平台的金融服务功能。
另外,我们把商店充分调动起来,在实体商店里做终端,把这些零散的商店组织起来,每一个商店放一台电视机去播放品牌商的活动促销、产品广告,把一家家分散的商店整合成一个强大的终端传媒,帮助品牌商实现终端传媒营销。我们现在是供货到商店去,未来还将实现金融服务收入和终端传媒收入。”
“此外,额外的一些服务,比如卖机票、订酒店等,都会加进来,我们会逐步逐步的加,有一句话很重要,平台规模创造竞争力,加上了‘生态’会更有竞争力。”
“星链计划做大以后,对于消费者来说,将实现一种便捷、具有良好体验感的生活方式,对于商家来说,将通过规模实现总成本降低。未来的竞争力在于服务、成本、规模,星链计划将整合更多跨界行业企业来参与发展,让客户能够更快更加有竞争力的发展他的行业,并帮他们做大做强,最后共融共存”。周国辉对即将推出的星链计划期望颇高。
打造全球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跻身世界500强
打造全球供应链商业生态圈,这是2015年怡亚通提出的未来5-10年的核心发展战略。按照周国辉的理解,这是一种以全球应对全球的无边界思维,是一个跨国界、跨产业、跨技术、跨模式的商业生态系统。供应链生态圈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供应链生态思维的核心是共享与共赢。
怡亚通打造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圈”整合优势资源,通过优化供应链的运作,促成多方群体间有效互动形成强大竞争力,从而创造一种动态平衡,让生态圈内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共赢,最终形成一个承载无限可能的万亿生态圈。跨界融合,平台共享,共荣共生是怡亚通O2O供应链商业生态圈的本质特征。
怡亚通推动“O2O生态战略”,具体来说有五大服务平台:B2B/O2O分销服务平台;B2C/O2O零售服务平台;O2O金融服务平台;O2O终端营销平台;O2O增值服务平台。
怡亚通以供应链思维和运作方式,把传统经济和互联网捆绑在一起,并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与供应链服务结合,创新升级“380计划”,实施“020生态战略”,并聚合众多品牌企业、分销商、物流商、零售终端等合作伙伴,致力打造全球供应链商业生态圈。
这个生态圈,未来将覆盖10亿消费者,覆盖全国超过300万家实体店,产品可直接送达全国380个主要城市和2800个县级市,整个生态圈年交易额超过万亿。所以,未来5到10年内,怡亚通从中国500强进入世界500强,也将成为不夸张的事实。
对于国内强大的服务网络布局,问及海外市场,周国辉介绍,怡亚通目前海外服务网络主要在东南亚和美国,未来将进一步实现更快的海外拓展,而海外的发展主要是兼并收购为主。目前,怡亚通正在筹划收购某境外上市公司为世界500强企业(即《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之一),目前已初步确定并购贷款及并购方案事项。
没有信念,没有使命感,没有和你玩。
周国辉声称,怡亚通的供应链生态圈三年内将覆盖国内380个城市,这就需要与更多的合作伙伴精诚携手,为此,怡亚通在今年7月中旬启动了“中国合伙人计划”,通过该计划打造与合作伙伴全新的合作模式,并将通过资本运作,打造拥有更大成长活力和盈利潜能的全球供应链商业生态圈。
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周国辉坦言,会考虑几个条件:
第一是志同道合,面对中国流通业的现状,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意愿和勇气推动中国流通业发展变革。
第二是要有优秀的团队。
第三则考虑该经营运作基本面,他现在的业务怎么样,客户什么状况,做得不好的话,即使是大企业也不要,所以基本面是跟盈利的大企业合作。
第四个条件是1+1在未来一定要大于2,合作之后成长空间有多大。比如在广西与广西大泽的合作,不到两年大泽实现从2亿增长到5亿,上海的合作伙伴以前只有8000万现在做到4个亿了。
符合这四个条件才会考虑合作。所以,现在整合成功率在95%以上。
周国辉特意向记者推荐两本怡亚通内部的书籍:一本是《信念》,要相信怡亚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能够成功的,要坚守这个信念。另一本是《使命》,因为怡亚通做的事情是对社会、国家和民生有价值的,怡亚通人一定要秉持这样的使命感,才能有高度、有胆魄、有奋斗的力量。
在他看来,合作伙伴也好、企业员工也好,信念和使命感都是合作共事的基础。
“对合作者而言,帮助中国流通业转型升级,大家未来能够成为中国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者和推动者,这是一种使命感,这样合作才是最有价值的。所幸,怡亚通的合作伙伴觉悟都很高,跟我们合作的企业在地方都是非常大的且有影响力的企业,有我们支持能帮助当地流通业转型升级。
合作伙伴看重的是未来,我们的文化理念他们大致认同,事业能够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对于合作伙伴,我们的原则历来都是求大同、存小异,因地制宜,相信合作伙伴,给予他们充分的授权。,你需要帮助,我就帮助你。”
周国辉深信,能做事能做人的人未来才能成功,凡是能做到一定规模的合作伙伴,经过了各种风风雨雨的历练,本身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包括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也会具备更高广的胸怀,如果一个老板总是斤斤计较想着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很难实现长远的发展,很难把企业做好。
与合作伙伴的融合,就是在共同的文化背景、理念下,大家有一种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共同信念,同时,跟怡亚通合作,是能推动他做到原本他做不到的东西,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价值和一种荣誉。
周国辉坦言,现在企业最大的瓶颈是文化冲突和人才,他试图用海纳百川的思想把他们融进来,把来自不同环境不同背景的“游击队”团结起来。
企业最核心的一个是团队一个是文化,周国辉称,他现在的工作很都是做团队文化融合,认同公司文化认同公司价值观,大家有使命感,,能把600个公司团结起来,大家能够思想统一往一个点使劲,未来的发展是无穷的。周国辉有这个信心。